目 次
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
人的本质实现的理论遵循和实践路向
——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 鲍珊珊(1)
苏区研究/闽西区域研究
中央红色交通线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 刘晓伟,陈子宣(8)
“两个结合”赋能闽西文化建设三个维度 黄宝连(14)
限缩与扩张:民事诉讼释明之危机与消除路径 李源辉(18)
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福州文旅产业融合度测评 林 东(24)
论岑参边塞诗的情感变化及审美创造 罗 洋(30)
晏殊词理性特征的多维审视 赵金慧(36)
巴金《家》的空间书写与精神突围
——以高公馆为中心 米 琴(41)
从文学地理学视域看苏童的“枫杨树乡”书写 张庆庆(46)
论博物馆的空间表征与性别建构
——以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为例 刘思雨(51)
复说格式“X就X”的立场表达及话语功能考察 邓嘉颖(56)
意外情态话语标记“不X吧”的语用功能探析 欧芝同(61)
高职院校数据治理的技术功用及困境突破 张建国(67)
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 刘秋红(71)
“45度青年”的现状审视、生成机理及疏解路径 郭妍玲,刘新玲(76)
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建设探析 郭联凯,叶雄坤,滕文芳(81)
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探赜 陈 晶,张鑫宇(86)
数字时代地方戏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赜 胡正然(91)
OBE视域下微观经济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张优智,卞如梦,刘寅可(96)
高校壁画修复课程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实践
——以福建理工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为例 林 洁(101)
深度翻译视角下《道德经》林语堂英译本研究 尹天骄(106)
音变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徐东海(111)
基于ILCNN的道路交通信号灯及标志牌识别 邵明省(115)
补白
《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》著作权使用声明 (75)